济源市2015年度典型农村饮用水水源
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自查报告
根据《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的工作成果,结合济源市实际情况,本次评估确定《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所列3个水源地:仓房庄、新峡村和廖坞村作为调查对象。
一、典型农村饮用水源地基础状况
仓房庄水源地主要服务承留镇仓房庄568人饮用,属于分散式供水,服务年限为7年。该水源地属于潜水孔隙水,设计降深24.4米,水位埋深13.2米。按照《济源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常规监测。
轵城镇新峡村水源地属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于2008年7月建成投用,主要服务新峡村约700人饮用,属于分散式供水。该水源地属于潜水孔隙水,设计降深16.2米,水位埋深40米。按照《济源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常规监测。新峡村基本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现已建成养羊小区和养猪小区各一个,养羊小区占地约10亩,存栏600余只;养猪小区占地30亩,入住养殖户25户,存栏达到3000余头。
坡头镇廖坞村水源地于2001年建成投用,主要服务廖坞村约200人饮用,属于分散式供水。该水源地设置有净化设施和消毒设施,由供水厂统一供水。水源地属于潜水孔隙水,设计降深15.2米,水位埋深34.7米。按照《济源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常规监测。廖坞村紧密依托小浪底景区,强力推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蓼坞村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小浪底观景台、蓼坞旅游市场,注册成立了“小浪底出水口游乐中心”,对村民从事第三产业进行统一规范和提供服务,大力发展餐饮业、运输业,大力发展“农家乐”宾馆,推出了以黄河人家为龙头的“农家乐”旅游服务项目。
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仓房庄、新峡村、廖坞村3个水源地为《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所列水源,由济源市环境监测站实施监测,监测频次为1次/季度。
3个水源地均属于地下水型,确定的监测指标共 23 项,分别为: 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氟化物、总大肠菌群、挥发酚、铜、锌、硒、砷、汞、镉、铅、六价铬、氰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铁、锰等。监测结果显示,23项监测指标每次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三、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状况
(一)保护区划定情况
3个饮用水源地均没有划定保护区范围,也没有设置保护标志标识。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初步确定水源保护区范围为饮用水井为中心50米半径的区域。
(二)环境管理及风险应急能力
3个农村水源地均未建立风险源名录和应急水源,存在交通穿越,但没有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环境风险及应急能力不足。
四、保护区(保护范围)污染源状况
仓房村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无排污口、农家乐、畜禽养殖,农业种植面积3亩。
新峡村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无排污口、农家乐、农业种植,畜禽养殖面积4亩。
廖坞村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无排污口、农家乐、畜禽养殖、农业种植。
五、对策建议
(一)明确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机制
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统筹开展工作,促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善监测体系,做好质量保证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强化农村水源地风险应急能力
尽快编制农村水源地应急预案,建立风险源名录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能力。
2016年7月25日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局 承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监测和技术中心 举报投诉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5号楼 电话:0391-6633361 传真:0391-6633575 邮箱:jyshbjbgs@126.com
豫ICP备2022021900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6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9
技术支持:济源光影传媒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