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局
关于做好2020年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及
周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
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二级机构,各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奖惩考核工作办法等13个实施方案的通知》(豫环攻坚办〔2018〕27号)、《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20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通知》(豫环文〔2020〕22号)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0年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的通知》(济管环〔2020〕21号)相关要求,进一步做好2020年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及周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土壤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要编制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对其厂区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2020年济源市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见附件1。
土壤环境监测每年监测一次,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还应按照《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开展地下水监测,如果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位于地面以下,必须针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相应污染因子的地下水监测。
监测方法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方法。
二、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环境监测
我局委托河南省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承担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环境监测。
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每年监测一次,监测项目依据《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监测方法采取《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的方法。
三、有关要求
(一)优化监测点位、项目设置,科学制定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各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要根据生产工艺流程、产污环节和生产设施、设备布置情况,识别出土壤环境监测的重点设施、重点区域及污染物。土壤环境监测点位重点布设在但不限于以下区域: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区或生产设施所在区;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原辅材料、产品、固废等贮存或堆放区;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原辅材料、产品、固废等转运或装卸区;贮存或运输有毒有害物质的各类罐槽或管线所在区;三废处理处置或排放区。每个重点设施周边至少布设1-2个点位,重点区域至少布设2-3个点位,根据每个设施、区域占地面积适当调整。监测项目原则上要求依据《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附录B所属行业的常见污染物类别确定的对应分析测试项目均要进行监测(常见污染物类别见附件1)。若某点位或项目不需要或不能够监测,必须给出充分的理由,说明不需要或不能够开展监测的原因。
(二)加强土壤及地下水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严把数据质量。
各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在委托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开展土壤及地下水监测时,要对受委托的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的监测资质、能力进行确认。受委托的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要在计量认证的监测资质业务范围内开展监测,严禁无资质或超资质范围承担自行监测任务。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受委托的有资质的社会检测机构和河南省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要从编制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监测点位设置、土壤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土壤样品制备及预处理、仪器设备及人员、测试分析、数据处理、质控等环节加强监测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严把数据质量。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方案要报我局环境监测和辐射管理科备案。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编制参考模板见附件2。
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及质量控制要满足《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14)的要求。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用地监测技术和质量控制应满足《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的要求。
(三)强化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管理,做好地下水环境监测。
地下水监测应依据《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技术指南进行,同时要开展污水处理设施周边地下水监测。企业应说明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类型,详细说明污水处理设施情况,包括防渗措施、建设规格、污水来源、污染因子、污水处理工艺、每日进水量和排水量、污水去向等。同时在污水处理设施周边100米范围内重点是地下水流向下游设置监测井,重点监测企业污水相应污染因子,并根据监测结果,初步判断污水处理设施防渗情况。
(四)按时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及时报送监测情况报告,公开监测结果。
2020年9月30日前,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要完成厂区用地土壤环境监测,向我局提交2020年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报告(3本纸质版)和与2018年、2019年监测数据比对报告,监测报告PDF电子版发到指定邮箱,并在我局网站上公开。土壤自行监测报告内容应包括土壤自行监测方案、委托监测合同、土壤采样原始记录及图片、监测结果报告单。采样、分析测试原始记录及相关图谱要存档备查。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编制模板见附件3。
2020年9月30日前,河南省济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完成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环境监测,并提交2020年监测情况总结报告和与2018年、2019年监测数据比对报告。
联 系 人:吕利光、段旭东
联系电话:0391-6633981,邮箱:hjjchfsglk@163.com
附件:1.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常见污染物类别
2.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参考模板)
3.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参考模板)
2020年7月15日
附件1
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常见污染物类别
序号 |
企业名称 |
行业类别 |
污染物类别名称 |
1 |
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C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3类-石油烃、C5类-二噁英类、D1类-土壤pH |
2 |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
||
3 |
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 |
||
4 |
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 |
||
5 |
济源市金达铜业有限公司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D1类-土壤pH |
6 |
济源市欣欣实业有限公司 |
||
7 |
济源市裕鑫铜业有限公司 |
||
8 |
济源市万洋宝山锌业有限公司 |
||
9 |
济源市伟鑫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
10 |
济源市鑫旺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 |
||
11 |
济源市宏达利镍业有限公司 |
||
12 |
济源市豫峰镍业有限公司 |
||
13 |
济源星火镍业有限公司 |
||
14 |
济源市诚峰实业有限公司 |
||
15 |
济源市太行锌业有限公司 |
||
16 |
济源市天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
17 |
济源市中亿科技有限公司 |
||
18 |
济源市东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19 |
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
20 |
河南豫铖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
21 |
济源柿槟实业有限公司 |
||
22 |
济源市金惠铅业有限公司 |
||
23 |
济源市佳亿铅业有限责任公司 |
有色金属合金制造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D1类-土壤pH |
24 |
济源远程电源有限公司 |
电池制造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D1类-土壤pH |
25 |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铅盐有限责任公司 |
||
26 |
济源华申电源有限公司 |
||
27 |
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
28 |
河南鑫铖动力源有限公司 |
||
29 |
济源市鸿达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危废处置(参考电池制造) |
|
30 |
济源市聚鑫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
31 |
济源市显扬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贵金属冶炼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D1类-土壤pH |
32 |
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炼焦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3类-石油烃、D1类-土壤pH |
33 |
豫港(济源)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
||
34 |
河南博海化工有限公司 |
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有机)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3类-石油烃、D1类-土壤pH |
35 |
济源海湾实业有限公司 |
||
36 |
河南龙兴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工业颜料制造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3类-石油烃、C4 类-多氯联苯 12 种、D1类-土壤pH |
37 |
济源市金泉实业有限公司 |
危废处置(参考炼焦) |
A1类-重金属8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3类-石油烃、D1类-土壤pH |
38 |
济源市海辰贸易有限公司 |
||
39 |
济源市通汇摩托配件有限公司 |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D1类-土壤pH |
40 |
河南联创化工有限公司 |
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有机)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C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3类-石油烃、D1类-土壤pH |
41 |
济源市方升化学有限公司 |
||
42 |
济源市丰田肥业有限公司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C3类-石油烃、D1类-土壤pH |
43 |
济源市万洋肥业有限公司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A3类-无机物2种、C3类-石油烃、D1类-土壤pH |
|
44 |
济源市义信勇裘皮有限公司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 制鞋业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D1类-土壤pH |
45 |
富泰华精密电子(济源)有限公司 |
通信终端设备制造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B1类-挥发性有机物16种、B2类-挥发性有机物9种、B3类-半挥发性有机物1种、B4类-半挥发性有机物4种、D1类-土壤pH(参考环评进行识别) |
46 |
济源市城市环卫服务有限公司 |
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处置)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C5 类-二噁英类、D1类-土壤pH |
47 |
济源霖林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C5 类-二噁英类、D1类-土壤pH |
附件2
某某公司年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
(参考模板)
某某公司(盖章)
年 月
某某公司 年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一、单位基本情况
1.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单位名称、注册地址、地理位置、法人代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所属行业类别、行业代码;主要产品、产量;项目环评及批复情况、项目验收情况等)。
2.厂区土地利用情况(地块属性、使用面积、地块利用历史等)。
3.厂区土壤环境概况(厂区场地土壤类型、地层结构、土壤质地、土壤分层、地表植被覆盖;地下水环境情况;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4.厂区土地利用历史情况(与知情人员访谈,详细了解厂生产历史和土地利用情况)。
二、编制依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技术规范、技术导则、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信息公开相关规定。
三、重点区域设施及污染物识别
1.生产工艺流程
2.产物环节分析
3.生产原料、辅料及化学成分组成(列表给出名称、性质、数量、化学组成)
4.生产中间产品及成分组成(列表给出名称、性质、数量、化学组成)
5.废水、废气和固废产生、处理处置及排放情况(列表给出各类污染物产生、处理、处置及排放情况)
6.厂区各生产功能分布及主要生产设施、设备布设情况及占地面积
7.污水处理设施情况
8.重点区域、设施及污染物识别情况汇总表
四、执行排放标准及其限值
五、监测内容确定
1.监测项目、点位确定原则及依据
2.土壤及地下水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及数量
3.不需监测项目或不能够监测项目情况说明
列表给出监测内容汇总表(给出监测区域、设施、功能、监测点名称、编号、数量、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土壤采样深度等)
1.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
2.监测分析方法与仪器
六、监测点位示意图
七、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各环节拟采取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技术要求)
八、监测结果公开方式
土壤自行监测结果及信息公开平台。
附图:1.厂区地理位置图
2.生产工艺流程图
3.厂区重点设施及功能区域平面布置图
4.污水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图及现场照片
5.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点位示意图
附件3
某某公司年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
(参考模板)
某某公司(盖章)
年 月
某某公司 年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写明企业名称、注册地址、地理位置、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所属行业类别、行业代码,企业总占地面积、主要产品、产量;项目环评及批复情况、项目验收情况等。)
二、监测依据(与土壤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技术规范、技术导则、项目环评文件及批复、信息公开相关规定。
三、重点区域设施及污染物识别(给出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主要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情况;污染物产生及处理、排放情况等;重点设施及重点区域各功能区布置及占地面积,重点包括生产区、原料产品储存区、罐区及管线区、废水治理区、固废贮存或处置区布置及占地面积,识别确定需要布设的监测点位及项目)
四、监测内容(确定监测点位位置、监测点数量、监测项目、土壤采样深度、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和样品保存方法、监测分析方法与仪器、监测点位示意图及项目未开展监测情况说明等)
五、采样要求(土壤及地下水样品采集的相关技术要求)
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已采取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七、监测结果及评价(各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评价标准及方法、评价结果)
八、监测总结论
九、建议与措施
附图:1.生产工艺流程图
2.厂区重点设施及功能区域平面布置图
3.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点位分布示意图
附件:1.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2.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原始记录及采样、分析测试等相关图片
3.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结果报告单
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2020年7月15日印发 |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局 承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监测和技术中心 举报投诉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5号楼 电话:0391-6633361 传真:0391-6633575 邮箱:jyshbjbgs@126.com
豫ICP备2022021900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6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9
技术支持:济源光影传媒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