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济源西部山区的电力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结果,2013年大岭风电场投运后,可满足当地电力负荷发展需要,此外,开发大岭风电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国家能源发展政策方针,可减少化石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燃煤等排放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建设济源大岭风电场110kV并网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和《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细则》,现对本工程建设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进行公告。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内容包括:110kV输电线路工程,110kV翔云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
(1)110kV输电线路工程:新建大岭风电场升压站至翔云变110kV线路,线路采用单回路架设,全长约9.3km。线路全部位于济源市境内。
(2)110kV翔云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
本工程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等;施工期主要影响为施工噪声、废污水和施工扬尘。
三、工程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1)选站、选线阶段
在站址和线路路径选择过程中尽量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环境敏感区域;尽量避让城镇规划区、开发区及居民密集区。并取得规划等部门同意路径的文件。
(2)电磁环境
设计中选用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水平低的设备及附件;对产生大功率的电磁振荡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及设备的孔、口、门缝的连接密封措施;对高压一次设备采用了均压措施;保持合理的导线对地距离,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声环境
对站内主要噪声源,设备选型时选用噪声源强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对电晕放电的噪声通过选择高压电器设备、导体等以及按晴天不出现电晕校验选择导线等措施,消除电晕放电噪声;优化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将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址中央,减少对站外声环境的影响。
(4)生态环境
对拟建变电站平面布置进行优化,减少占地面积;拟建线路采用全方位高低腿加主柱加高基础,减少塔基施工时对地面的扰动,减少造成的水土流失;对线路跨越的林区采用高跨方式,保证线路与林木距离满足要求,减少线路架设对林木的砍伐。
四、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本工程在采取工程设计中已有、环评新增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均能控制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五、征求公众意见范围、主要事项、形式及时间
征求公众意见范围:变电站、升压站附近及线路沿线可能受影响的公众。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意见和建议。
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及形式: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联系和反映,供建设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六、联系方式
1、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中段1815号邮编:459000联系方式:0391-6633495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负责部门:环境工程分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668号邮编:430071
传真:027-67818435电子邮件:wanghui5343@csepdi.com
特此公告。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