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组成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组成部分。 1.遗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而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此外,遗传多样性可以表现在多个层次上,如分子、细胞、个体等。 2.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二是生态学方面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相互作用。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 总体而言,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物种多样性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也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
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局 承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监测和技术中心 举报投诉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5号楼 电话:0391-6633361 传真:0391-6633575 邮箱:jyshbjbgs@126.com
豫ICP备2022021900号-1
豫公网安备 41900102410936号 网站标识码:4190010039
技术支持:济源光影传媒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