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调用
 
  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资料/验收公示

2016年9月7日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情况公示

来源:      日期: 2016-09-07 打印页面

201697日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情况公示

根据《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环保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环办[2003]26号)的有关要求,现将我局97受理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97日—2016914日。

电话:03916633422

传真:03916633575、邮箱:jyhbjkfk@126.com

通讯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1号楼环保局行政审批服务科

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

1

济源市朝阳(武镇)110kV输变电工程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变电站位于济源市思礼镇万洋大道东侧约80m,万洋绿色能源公司北侧。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

2

济源市220kV南岭(轵都)输变电工程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变电站位于济源市轵城镇泽峪村附近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

 

济源市110kV星光输变电工程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变电站位于济源大道中段(学苑路)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济源110kV玉泉输变电工程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济源供电公司

变电站位于济源玉泉科技创业园区内。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济源713天气雷达系统建设项目

济源市气象局

气象雷达站位于古轵生态园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项目建设及验收查情况介绍

 

一、济源市朝阳(武镇)110kV输变电工程

1、项目基本情况

1)变电站工程:变电站位于济源市思礼镇万洋大道东侧约80m,万洋绿色能源公司北侧,规划主变容量3×50MVA,已建成1×50MVA,本次对已建成的3#主变(50MVA)进行验收。

2)线路工程:新建110kV输电线路2回,朝阳变π接荆克线110kV线路,同塔双回架设,长度2.8km,π接后形成荆华至朝阳(武镇)110kV线路和克井至朝阳(武镇)110kV线路。项目总投资:302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2.9万元。

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本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项目环评报告表及其批复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经监测工程运行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工频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强度、噪声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建设单位设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未收到公众投诉。

3、验收监测结果 

 变电站厂界工频电场强度为34.68124.3V/m,磁感应强度为0.0310.054μT,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kV/m0.1mT的评价标准值,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变电站厂界外20m0.5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41.4543.82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11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为46dB(μV/m)的评价标准;变电站厂界噪声昼间在52.354.3dB(A)之间,夜间在43.144.2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噪声排放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各敏感点处工频电场强度为10.201315V/m,磁感应强度为0.0100.089μT,均低于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kV/m0.1mT的评价标准值,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各敏感点处0.5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38.5742.45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11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为46dB(μV/m)的评价标准;各敏感点处噪声昼间在52.154.6dB(A)之间,夜间在41.343.2dB(A)之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二、济源市220kV南岭(轵都)输变电工程

1、项目基本情况

变电站位于济源市轵城镇泽峪村附近,规划主变容量3×240MVA,已建成2×240MVA主变,本期对2#主变(240MVA)进行验收。项目总投资222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3万元。

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本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项目环评报告表及其批复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经监测工程运行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工频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强度、噪声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建设单位设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未收到公众投诉。

3、验收监测结果 

 变电站厂界工频电场强度为38.8739.55V/m,磁感应强度为0.0360.049μT,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kV/m0.1mT的评价标准值,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变电站厂界外20m0.5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41.2645.16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22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为53dB(μV/m)的评价标准;变电站厂界噪声昼间在52.453.8dB(A)之间,夜间在40.742.5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噪声排放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各敏感点处工频电场强度为2.24523.95V/m,磁感应强度为0.0150.114μT,均低于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kV/m0.1mT的评价标准值,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各敏感点处0.5MHz频率下无线电干扰值为36.2338.30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22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为53dB(μV/m)的评价标准;各敏感点处噪声昼间在50.852.1dB(A)之间,夜间在38.142.8dB(A)之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三、济源市110kV星光输变电工程

1、项目基本情况

1)变电站工程:变电站位于济源市中心济源大道(学苑路),规划主变容量40MVA+50MVA,全户内布置,已全部完成建设。

2)线路工程:π接110kV苗白线线路工程,线路全长2×2.82km,其中架空线路全长2×2.4km,电缆线路长2×0.42km,全线采用双回路架设。

项目总投资316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6万元。

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本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项目环评报告表及其批复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经监测工程运行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工频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强度、噪声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建设单位设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未收到公众投诉。

3、验收监测结果 

变电站各厂界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为0.653.74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1880.3233μ,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kV/m0.1mT的评价标准值,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变电站围墙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为23.6832.56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11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为46dB(μV/m)的评价标准;变电站各厂界噪声监测值昼间为57.858.2dB(A),夜间为40.344.2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

本工程环境敏感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为0.23V/m15.39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095mT0.7614mT,均低于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kV/m0.1mT的评价标准值,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各敏感点在0.5MHz频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为27.2738.36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11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为46dB(μV/m)的评价标准;变电站工程环境敏感点昼间监测值为54.258.7dBA),夜间监测值为40.244.6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

四、济源玉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1、项目基本情况

1)变电站工程:变电站位于济源玉泉科技创业园区内,泉兴路与玉强路交叉口西北角,规划主变容量3×50MVA,已建成1×50MVA,本次对已建成的3#主变(50MVA)进行验收。

2)线路工程:新建玉泉变T接苗莲线线路,线路全长1.1km,单、双回路架设,其中双回架设段为单侧挂线,双回路线路长1km,单回路线路长0.1km

    项目总投资312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29万元。

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本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项目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经监测工程运行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工频电场强度、无线电干扰强度、噪声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建设单位设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未收到公众投诉。

3、验收监测结果 

变电站各厂界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为6.44878.4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2340.50341μT,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kV/m0.1mT的评价标准值,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变电站围墙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为28.1433.17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11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为46dB(μV/m)的评价标准;变电站各厂界噪声监测值昼间为56.257.2dB(A),夜间为41.242.5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本工程环境敏感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为0. 32V/m9.91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123mT0.1281mT,均低于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4kV/m0.1mT的评价标准值,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环境敏感点在0.5MHz频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为27.6934.12dB(μV/m),均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110kV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限值为46dB(μV/m)的评价标准;本工程环境敏感点昼间监测值为56.258.2dBA),夜间监测值为40.843.7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五、济源713天气雷达系统建设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主要包括713天气雷达1套,自动气象站2套,雷达型号为713型,发射频率为5400±30MHz,发射峰值功率250kW,天线塔楼高度85.5m。项目总投资4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1万元。

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本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落实了项目环评报告表及其批复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经监测工程运行产生的功率密度、噪声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建设单位设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未收到公众投诉。

3、验收监测结果 

项目各环境敏感点处功率密度为0.0491.8348µW/cm2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的(8µW/cm2)限值要求,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各环境敏感点处噪声昼间在52.154.6dB(A)之间,夜间在41.343.2dB(A)之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要求(昼间55dBA),夜间45dBA))。

雷达站四周的功率密度为0.09232.0206µW/cm2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的(8µW/cm2)限值要求,也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厂界环境噪声昼间在50.951.8dB(A)之间,夜间在39.941.3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限值要求(昼间55dBA),夜间45dBA))。

 

   
-底部调用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